據《南方日報》報道火熱八月,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濱海之都鵬城激情上演。
賽場內,青春與夢想精彩綻放,來自全世界的青年人,在大運會的舞臺上,分享體育精神,交流文明與友誼。
賽場外,超過100萬城市志愿者,用微笑和行動,保障大運會順利進行,也向全世界展示著深圳“愛心之城”、“志愿之城”的良好形象。
如果說綠色代表著青春,橙色則寓意著熱情。大運會舉辦期間,在運動員和國際官員指定抵離的深圳灣口岸,參與志愿服務的168名橙色天使,不僅成為口岸一道靚麗的風景,也延續著深圳海關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傳統。
8月19日上午,大運會各項賽事緊張進行中,記者走進深圳灣口岸,現場采訪了海關志愿服務的故事。
深圳灣口岸依托式u站,設立在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集中的兩個區域,盡管只有2、3平方米大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u站里不但設立了廢舊電池回收箱,還準備了“普通話、粵語、英語”幾種語言服務崗為不同人群提供服務。
為方便出入境旅客交通接駁和觀賽,深圳海關還特意制作了精美的手卡提供給來往的旅客,上面詳細的描述了深圳的交通指引和大運信息。由于自身的職業特色,這群特殊的志愿者還結合自身專業知識為旅客給予通關指引。
在當日值班的志愿服務團隊中,布吉海關副關長陳海杰是年齡最大的一位,盡管日常工作繁忙,她還是早早起床,準時出現在了志愿服務u站。“參與志愿服務,本身就是社會實踐的一個部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陳海杰說,大運會之前,深圳海關團委就經常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布吉海關關員不僅積極參與,而且年輕關員的熱情非常高。
據陳海杰介紹,大運志愿服務申請通知下發后,布吉海關的申請一度“超標”,經過嚴格培訓和篩選,最終確定了22名業務素質高、服務意識強的關員,布吉海關也成為深圳海關報名集體中的“大戶”。而在陳海杰的帶動下,她11歲的女兒,也加入到了志愿服務的大軍,“頂著30多℃高溫服務幾個小時,女兒回家后沒有抱怨累,還開玩笑地說我們是‘志’通道合”,陳海杰微笑著說。
在深圳灣u站服務現場,記者還見到了海關子女趙文瑋,她現在國外留學,利用暑假回國探親的機會報名參加大運u站的志愿服務,每次遇到外賓,她一口流利的英文都讓外賓對我國志愿者的綜合素質刮目相看……
事實上,以“小手拉大手”家庭組隊方式參與志愿服務,在深圳海關系統內并不鮮見。陳群芳和林瑋健是一對母女,媽媽是海關干部。知道海關舉辦了這個活動,女兒就趁著放暑假跟著媽媽一同前來參加,她們在u站的工作排班連續2個班都是早班,早上8點就要上崗,為了環保支持綠色出行,小姑娘不能睡懶覺,只能和媽媽一道早早出門,乘坐公交和地鐵來到值班的u站,交通上的不便與困難并沒有嚇退小姑娘,她積極地投入大運志愿活動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大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她覺得支援活動不僅開拓了視野,也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溝通協調能力,提高社交能力。
據記者了解,大運期間,前往深圳灣口岸u站服務的海關家屬多達38人,志愿服務精神,正影響到越來越多海關關員的家庭成員。
互為基石工作服務兩不誤
深圳灣海關辦公室副主任、深圳灣u站站長高峰,是個地地道道的運動“健將”,但在大運期間,他不僅沒有時間打籃球,而且連看球的時間都沒有。“中國大運男足最關鍵的那場比賽,我很想看,但因為身處值班崗位,只能放棄了,”高峰說,深圳灣u站雖小,但服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深圳海關形象,工作一點都馬虎不得。
為了u站順利運行,高峰的工作已經連軸轉了好多天。每天晚上,高峰會根據u站排班,給第二天參與志愿服務的關員打電話確認,對于交通不熟悉的關員,他還要給出詳細的出行建議。次日上午6點多,高峰早早的就前往兩個u站,安排布置服務臺,準備各種服務資料。完成上午的日常工作后,高峰還要去u站安排志愿服務的交接班,讓下午的志愿服務能順利進行。
一直到20時,全天志愿服務結束后,高峰的工作還要繼續:整理志愿服務記錄,總結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海關u站咨詢比較多的問題是交通,我們之前就有準備,但不少旅客入境就是為了看比賽,我們對第二天的賽程也要了解,要求志愿者能說出比賽項目所在的場館和比賽時間”,高峰說。
記者采訪過程中,深圳灣海關倡導的“基石精神”常常被提及,在高峰看來,這種精神在大運u站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們要求關員甘為基石、互為基石,共同發展,這與自愿服務他人的價值追求是一樣。”
深圳灣海關關員鄭奕就是“基石精神”的踐行者之一,昨天一大早,剛剛脫下海關服,他就穿上了靚麗的橙色志愿服,一個上午的志愿服務下來,鄭奕早已將疲勞拋在了腦后。
“我是做黨群工作的,平時都是為同事服務,現在為陌生人服務,感覺非常不一樣。”鄭奕介紹說,為了參加志愿服務,很多同事都放棄了休息時間,上午還在堅守崗位,下午就前往志愿服務臺,第二天上午又繼續工作。
“如果有同事因為志愿服務和正常工作沖突,其他同事也很樂于頂替”,鄭奕說,為了能做好志愿服務,海關請來了南山義工聯負責人,對站姿、坐姿甚至蹲下撿東西的姿態都做了培訓,為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現深圳海關人良好的服務形象。
服務精神扎根海關人心中
就在記者采訪時,深圳灣u站來了一位市民,她帶著女兒托付的任務,專門前來收集u站印章。當海關志愿者將特有的印章交給這位媽媽時,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并對u站志愿者的服務表示感謝。
記者采訪了解到,連日來,深圳灣u站已累計為旅客發放《大運日報》數百份,接受旅客各類咨詢3000多次,為旅客加蓋大運紀念郵戳2000多份。小小的u站,已經成為深圳海關培養關員服務意識,提升海關服務形象的重要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海關人向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和游客,傳遞著文明,傳遞著愛心。
事實上,早在大運之前,志愿服務已經在深圳海關開展多年。深圳海關的一些志愿者經常深入業務一線和邊遠鄉村開展活動,志愿服務已經覆蓋心理輔導、法律法規咨詢、幫困助弱、幫教助學等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汶川地震發生后,深圳海關全體員工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共計捐款捐物1200余萬元。
2009年5月,深圳海關成立了“星聆熱線”志愿組織,為全關廣大員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務,目前已有40人在深圳義工聯注冊登記,26人通過考核取得“心理健康輔導員資格證書”。2010年3月,深圳海關李書玉關長親自為該關“義工志愿者服務隊”揭牌,他們成為海關系統第一支正式注冊的義工組織、深圳市第500個團體義工組織。
2011年2月,該關發出開展“文明出行”和“青春進社區”志愿行動的通知,堅持每周六組織志愿者到華強北維持交通秩序、騎自行車深入南湖社區進行大運宣傳,在全關營造爭當大運志愿者氛圍,為招募大運會志愿者預熱。
深圳海關團委書記劉崑說,志愿服務是當今十分普遍的社會公益活動,是社會文明、和諧、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深圳海關是個充滿愛心的集體,全關上下都十分重視社會公益事業,各級黨組織和工青婦組織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其中還有不少關員是深圳市五星級義工。海關積極投身大運志愿服務,也將再次彰顯深圳作為“愛心之城”、“志愿之城”的良好形象。
8月23日,深圳灣口岸u站志愿服務將暫告段落,但對于深圳海關人而言,“奉獻社會、服務社會”的精神已經深深扎根,它定會在海關文化建設的這片沃土上長成大樹,連成森林,為構建和諧社會、幸福深圳貢獻自己的一片綠蔭。
東山海關開通臺灣青斑魚進口“快速路”辦理托運時的程序國際貨物運輸航空貨物運輸方法(五)寵物洗護用品東莞進口清關代理所需資料文件ATA單證冊報關需要的資料有哪些?出口單證匯總金港海關支持企業布局健康食品新賽道讓企業盡享政策紅利深圳海關優化原產地服務助企業享受關稅減免近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