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出臺促進外貿保穩提質系列措施以來,石家莊海關精準發力,綜合施策,立足海關職責,聚焦產業未來,強化前瞻性規劃和系統性引導,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提速度”。
近日,一輛輛滿載著出口鋁合金輪轂的卡車往返于中信戴卡秦皇島鋁車輪工廠和秦皇島綜合保稅區之間。大約8個小時,約2萬件鋁合金輪轂便在綜保區倉儲車間內完成質量檢驗并更換符合海外企業要求的外包裝,裝滿20個40尺集裝箱,分批運往天津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等待裝船出口。
快速通關背后是京津冀三關深化合作,攜手服務企業的生動實踐。“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京津冀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北京、天津、石家莊三地海關建立了保通保暢協調工作機制,強化進出境口岸、申報地及目的地海關間的聯系配合,建立統一的綠色通道,實現通關手續從快從簡。”石家莊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處長吳靜說。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河北省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主要從事大型鋁合金輪轂和底盤零部件制造,受多重因素影響,企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成為該公司能否有效應對市場挑戰的關鍵因素。石家莊海關調研了解到相關情況后,多次派員到企業宣講海關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指導企業利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便利化模式,統籌用好綜保區保稅倉儲等政策優勢和周邊港口資源優勢,提高貨物跨關區流通效率,優化貨物通關流程,為企業提供全天候通關服務,保證進出綜保區貨物隨到隨檢、即驗即放。1-6月,石家莊海關共監管出口該企業鋁合金輪轂約800萬件、同比增長5%,出口鋁鑄件約260萬件、同比增長60%。
“今年以來,海關的各項便利舉措以及綜保區保稅倉儲政策優勢,為我們開展外包裝更換、質量檢驗等業務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了近2000萬元的損失。”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負責人鄒中鑫說。
“真沒想到,從申請到拿到證書僅僅用了7天,這下我們的梨有了國際市場出口通行證,開拓業務更有信心和底氣了。”南劉口果園負責人李京輝手里拿著石家莊海關剛剛郵寄過來的《出境新鮮水果果園注冊登記證》激動地說。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望亭鎮南劉口村的果園,原來是該村的蘆葦地,荒廢了近10年,為充分利用該片荒地,發展果樹種植及解決周邊農戶就地就業,李京輝承包并開墾種植了近11萬株梨樹,梨園面積達1050畝,品種有雪清梨、皇冠梨、秋月梨等,目前全部進入盛果期,年產鮮梨3500噸左右。
“我們在對接轄區企業宣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時得知該果園有注冊出口意愿后,積極開展精準幫扶,多次深入該果園,講解果園注冊要求、輸入國及地區的相關檢疫要求等內容,指導果園開展病蟲害防控,科學安全使用農用化學品,在滿足注冊條件下幫助其盡快通過注冊登記考核。”保定海關綜合業務二科副科長丁選亞說。
助力企業盡快拿到出口“金鑰匙”正是石家莊海關深化“問題清零”機制的一個縮影。該關成立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工作專班,調研走訪企業,通過各渠道收集問題,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開展專題研究,積極發揮業務領域專家團隊作用,對調研收集的問題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7月9日,邢臺海關關員剛剛完成一批來自蒙古國的20.5噸、176袋進口已梳山羊粗毛現場查驗,近40度的高溫浸透了兩人防護服內的衣服。
“海關同志周末為我們查驗貨物,不僅確保了進口羊絨原料及時投入生產,還能省下一筆不小的滯箱費用。”清河縣愛心絨毛廠的負責人陳計新說。
河北省清河縣是我國羊絨產品集散地,每年從國外進口山羊絨約2500噸。受疫情影響,羊絨企業執行訂單困難,所需進口原料由原先的鐵路、公路運輸轉為空運后,運輸成本大大增加,讓本已低迷的羊絨市場“雪上加霜”。
“為保障企業急需貨物快速通關,我們經常需要與時間賽跑。我們加班驗放,企業就能節約一點成本,保住一個訂單。”邢臺海關關員李慧說。
面對企業實際困難,石家莊海關嚴格落實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措施,指導企業用足用好“提前申報”和“兩段準入”,對企業急需的進口羊絨生產原料,優先安排現場查驗,實現進口原料快速通關、“零延時”投入生產。同時,加快保稅倉庫出入庫貨物核準,對布控的出庫查驗貨物實施“5+2”預約查驗,對企業申報的出口貨物第一時間完成獸醫衛生證書擬制、簽發和郵寄,打通貨物通關“最后一公里”。
目前,清河縣羊絨產品出口已恢復到每月100批以上,較去年同期已實現恢復性增長。(邢兆潔、胡博、胡磊、蘆志濤/文)
上海進口醫療設備清關公司上海浦東機場飲料需要報關看這里了解流程“一卡連你我,普法進萬家”(轉載)“開拓非洲市場,海關幫了大忙!”筆記本電腦進口報關單證資料及流程大連櫻桃走俏海外市場昆明海關互市管理模式改革惠及云南邊民機械進口報關實施通關一體化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