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03家企業加入改革隊列,7月當月無紙化報關單比率超80%,一年共審核無紙化報關單1014841份,多家企業現身說法減負提效……黃埔海關啟動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一周年,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實施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企業辦理貨物進出境手續,不必再打印紙質報關單及隨附單證,且無需到通關現場遞交單證,只需將報關單及隨附單證電子數據向海關申報,海關即可根據報關單及隨附單證的電子數據進行風險分析和判別,對低風險和高風險貨物實施分類放行,放行的指令通過網絡通知企業辦理放行手續。
自去年8月1日啟動改革以來,通過多方宣講努力促進,申請參加無紙化改革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海關、企業通過改革,提高了通關速度,減輕了工作負擔,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節約分秒都是效益
捷普電子(廣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美商獨資企業,投資總額2.3億美元, 是全球ems行業(電子制造服務)龍頭企業之一,名列中國進出口200強。該企業報關員方春孝說:“無紙通關模式下我們的通關時間從原來平均150分鐘/車次下降到大約50分鐘/車次;縮短了5個作業環節(現場審單、申報待驗放、單證流轉、人工放行等),加快了作業速度。以我們捷普公司每年約16000車船次的進出口規模,這些節約下來的通關時間,相當于多增加了3-4條生產線,而每條生產線的固定資產投入就可達幾千萬美金,對生產能力的貢獻可達8億人民幣/年。”
“零”紙張使用促環保
無紙化通關不僅讓企業受益,也減輕了報關公司的業務量。廣州市摯聯報關報檢有限公司創建于1994年,是全國優秀報關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使用無紙化通關讓報關企業不必再打印紙質隨附單證,大大減少了紙張用量,每月將節省3萬元的紙張費用。這筆費用雖不多,但節約的社會資源及產生的環保效益卻不可忽視。此外,企業直接憑海關放行信息提取或發運貨物,海關不再加蓋放行章,使企業不必往返于海關業務現場和監管場所,降低人力成本達20%。“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無紙通關給報關企業也帶來的積極變化和經濟效益。”該負責人說。
“安靜”通關 秩序更井然
隨著無紙化通關的推進,越來越來的企業選擇了無紙化通關,報關大廳人員驟減,以往報關員擠滿大廳的景象不見了,報關大廳里安靜而有序;審單前臺也不再因堆滿各種單證而顯得雜亂無章,而是整潔、清爽。據黃埔海關駐鳳崗辦事處介紹,原來該辦事處通關前臺一天要開5個窗口不停作業,才可以完成企業交單作業。現在實現通關作業無紙化,現場交單數據驟減85%以上,只需要一個窗口就可以輕松完成,而企業在現場等待交單的時間也大幅減少了50%。
單證數據化帶來信息化管理大飛躍
改革前,海關在收取企業的紙質報關資料之后,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去整理、歸檔、保存、到期銷毀這部分資料,而且報關資料堆積如山,單證的查找、調取耗時費力。改革實施后,原有近80%的紙質存檔轉變為電子數據存檔,不僅降低了保管成本,更便利了調閱、統計和分析,帶來了海關信息化管理水平質的飛躍。不僅如此,通關作業方式由紙質單證的審核、流轉,變為電子數據的審核、驗放,實現了與企業的信息互通,進一步優化了海關通關作業環節、簡化通關操作、厘清部門職責、加強海關業務信息共享互通,形成了以隨附單證電子化為基礎、守法企業普遍適用的高效通關作業模式。
據悉,一年以來,黃埔海關無紙化改革業務范圍涵蓋了海運、陸運、加工貿易、特殊監管區域、轉關等業務領域,為全方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盧升/文)
進口大豆油清關一般貿易進口時間杭州海關構筑“溫暖”通道加快電煤驗放汕頭海關簽發粵東地區首份非卡類電子口岸數字證書“印象大師——莫奈畫展”藝術珍品順利通關進口化妝品原料公司告訴你化妝品原料進口申報要素廈門海關截獲瀕危石珊瑚、唐冠螺2.3類危險品出口之二氧化硫海運出口要求關于防止博茨瓦納高致病性禽流感傳入我國的公告